聖音如光.穿越時空天使之聲 愛沙尼亞愛樂室內合唱團的祝禱
- Bear Bear Post

- 9小时前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
作為當今世界最具靈性氣質的合唱團之一,愛沙尼亞愛樂室內合唱團在第三十七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登場,無疑注入一股清透而神聖的氣息。演出選址於聖若瑟勞工主保堂的小聖堂內,場內的聖像布置該空氣裡瀰漫著一種莊嚴的平安。當合唱團在指揮的引領下,以無可挑剔的和聲響起,像是聖誕節提早降臨,在欣賞歌詠團以天使之音在報佳音一樣,傳來喜樂的歌韻與祝福,令人彷彿步入了一場超越時間的祝禱。
音樂會以帕勒斯替那《奉獻經〈上主,祢當受讚美〉》揭開序幕,純淨的多聲道對位在小教堂穹頂間迴盪,像清泉般洗滌心靈。隨後,女高音安妮卡.洛姆斯在帕特的《聖母讚主曲》中以透徹的歌聲,將「我靈讚頌上主」的聖言化為溫柔光譜,融化在合唱團的靜默背景之中。帕勒斯替那的《聖母經》則帶來文藝復興時期的純美對稱,而帕特《讓祢的僕人平安歸去》以標誌性的「鐘鳴音」語法,令人聽見信徒在永恆中的安息。
《鹿鳴頌》與《耶穌今日誕生》前者像靈魂的呼喚,後者則如喜訊的宣告造成對比,再送上帕特《得勝之後》的莊嚴感。

下半場由巴哈的《列國萬民,請讚美上主!》BWV 230展開,以華麗的復調結構讚頌上主的榮譽;帕特的《總結》在其中如禱念,為樂章間注入沉思留白。最後《為上主唱新歌 BWV 225》與帕特《懺悔頌歌》選段交錯,形成一場跨越四百年的神聖對話──從懺悔、祈禱到祝文,聲音在空氣中化作無言的光。最後合唱團更送上由女高音Yena 主唱的《茉莉花》,讓人像由天上回歸凡間。
當最後一個音符在教堂內消散,觀眾久久未語。這不僅是一場音樂會,而是一場信仰與藝術的共融儀式。在夜色靜謐之中,聖歌如禱,留下溫柔的餘韻。





留言